TOP
人大代表張玉珍:建議發展直飲水工程 保障飲水安全
[ 編輯:admin | 時間:2015-03-11 09:28:51
| 瀏覽:5445次 | 來源:中國市政建設網 | 作者: ]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玉珍接受專訪時表示,今年她將帶著對飲用水供水鏈安全的關注參加全國兩會。
問題一:國內大多數水廠升級改造滯后,抗水質變化風險能力較低 “國家新頒布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水質標準由35項提高到106項,提高了對有機物、微生物和水質消毒等方面的要求,但目前水廠的制水工藝、管網條件難以確保輸送到每戶水龍頭的水質都合格。”張玉珍認為,目前我國城市水廠多數仍采用較為落后的傳統處理工藝,設施陳舊,對農藥殘留、藻類毒素以及離子態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的去除效果差,抗水質變化風險能力較低,難以應對水源的水質變化。 問題二:供水管網老化,二次供水污染問題嚴重 張玉珍表示,我國目前仍有相當比例的供水管道陳舊老化,管材屬禁用、限用的管道占相當的比例,自來水在這些管線內滯留的時間較長,就可能導致二次污染而使水質變差。“另外我國有相當一部分小區和單位實行二次供水,供水設施以屋頂水箱為主,衛生防護條件比較差,貯水時間長,不能定期的消毒和清洗,不少房屋空置率較高,導致進入管道的部分自來水成了死水,造成二次供水污染問題。” 問題三:供水水質監測、衛生學監督檢測亟待加強 此外張玉珍還認為,目前我國供水水質監測檢測能力建設還不能滿足國家標準的需要。除一些主城區和個別地市、縣供水企業能夠按國家標準實施檢測外,絕大部分地市級、縣級和農村由于監測設備能力不足,常規指標檢測數量均還達不到國家新水質標準的要求。“比如現在的城市二次供水,由于不在自來水公司的責任范圍內,二次供水單位點多面廣,多數單位不具備水質檢測的能力,成為影響供水的最薄弱環節。”張玉珍表示。 建議:提高水廠水質凈化能力,發展小區直飲水工程,完善供水法律條例 針對飲用水供水鏈條中出現的安全隱憂,張玉珍建議國家相關部門要進行一次較為全面的摸底,調查城市和農村供水管網終端出水的水質(包括二次供水用戶),農村供水(包括農村集中式供水水廠和分散小水廠),建立城市和農村供水水質數據庫,科學指導城市和農村供水設施的更新和改造。“要結合宜居環境行動計劃等載體,全面改造不能滿足飲用水衛生標準要求和水質安全保障性差的落后凈水工藝,推動城區的老舊管網進行改造,遏制使用‘非標’材料,對現有二次供水設施進行改造。”張玉珍表示。 張玉珍認為,還要結合信息化建設,建成全國城市供水信息系統,實現縣級以上城市供水水源水、出廠水、管網水甚至二次供水主要水質指標在線監測監控,規模比較大的水廠實現安防電子監控。同時出臺相關產業政策和相關優惠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城市從城市供水末端著手,發展小區直飲水工程,“也就是在現有自來水進入小區后增設一道末端處理,經深度處理達到直飲水標準后通過專管短距離送達每家每戶用于居民飲水和烹飪。” 此外張玉珍還建議,要鼓勵供水企業建立供水水質信息公告制度,公開向社會發布供水水質數據,完善相關供水法律條例,加強供水管理。 相關新聞
評論
|
熱門文章
|